今天是: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坚持校地互动 完善专业布局 着力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作者:佚名    新闻来源:载于2008年5月5日《中国教育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05-07

16877太阳集团坐落在东海之滨浙江台州,台州东面大海,南连雁荡,北倚天台,山水神秀,人杰地灵。学校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浙江省和台州市共管共建的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前身是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台州师专,办学源头可上溯至1907年三台中学堂简易师范科。

学校现在临海和椒江两地办学,校园总占地面积1447亩,总建筑面积37.88万平方米;学校下设人文学院、经贸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药化工学院、体育科学学院、艺术学院、教育学院、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医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开设了32个本科和20个专科专业,专业涵盖文、理、工、管、法、教、史、医、经等九大学科。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918人。

2002年学校升本后,摆在面前急需明确的问题是: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路?如何培育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找到答案,校领导在调查研究中逐渐明确了一条基本的思路:走出象牙塔,走进地方,加强校地互动,开放办学。

    一、在校地互动中构建和谐的校地关系

开展校地互动,构建和谐的校地关系,与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和良性互动,密切把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向,这是培育办学特色的必然要求。学校主要采取三种方式加强与地方的互动:

“走出去”。学校高度重视对地方的调研,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校领导每年率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负责人到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多方面的调研,各学院、部门自行组织的调研活动则更多,并形成了一系列的调研报告。学校先后几次调研了台州市教育局、发改委、财政局、人事局、外经贸局、经济开发区、省化学原料药基地临海园区等部门,多次走访临海、温岭、玉环、三门、天台等县市区政府,深入海正、飞跃、华海、伟星、苏泊尔、凯凌、红石梁、利欧、吉利、珠光、临亚、宏冠、正特等当地众多知名企业以及台州几乎所有的中小学进行调研,寻求合作。此外,学校不放弃任何机会,主动参与政府部门组织的各类专题调研活动。

“请进来”。学校每年都邀请台州市党政领导、台州各县市区领导、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等,或商讨办学与合作事宜,或来校作发展报告、或与师生进行座谈交流;分批邀请台州市科技人才联谊会成员、台州博士联谊会成员,来校举办报告会、论坛等活动,与师生进行广泛交流;邀请了当地二百余家企业的老总和有关负责人,讨论人才培养、或进行项目合作洽谈、或来校作讲座;学校还利用庆典、招聘会、沙龙、论坛等各种契机,邀请企业家来校商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每年都以一定的主题邀请当地政府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企业家进校商谈学校发展、开展社会合作等事宜。

“搭平台”。为更加有效地进行互动,学校搭建了诸如专业发展和建设指导委员会、台州博士联谊会、科技人才联谊会、台州市经济学会、台州籍在沪专家联谊会、省新药创制服务平台台州工作站、临海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互动合作平台。挂靠我校的台州市经济学会开展了12次人力资源总监,22次财务总监以及6次高层企业家沙龙等活动,都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

在校地互动过程中,学校与地方的关系和谐融洽,在这和谐的关系中,学校详细收集了有关地方产业发展状况,企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对人才、服务等的需求信息,明确了学校的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的方向、特色培育的方向;在这和谐的关系中,学校在地方的影响力逐步增强,主动来校商谈项目合作、人才培养合作的行政、企事业单位逐渐增多。

二、在校地互动中确立办学定位

为找准办学定位,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学校升格不久就专门成立了“专业拓展工作小组”,对台州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地毯式调查,摸清了台州人才需求的整体情况。

2002年,学校以“认清形势 找准定位 深化改革 谋求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在校内蓬勃开展起来。经过讨论,大家普遍认为:学校必须是“综合性”的高校,学校办学要面向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适需对路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高校分层分类发展形势下,学校必须与老牌本科高校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错位发展,同时必须坚守大学的“高教性”、“学术性”品质。就这样,“地方性、应用性、综合性、高教性”逐渐成为全校上下的共识,并经五届一次教代会讨论通过,正式确立为我校的办学定位。

 1)“地方性”。就是要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台州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应用性”。就是要为地方生产、管理一线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利用自身的学科和人才优势,面向企业和政府机关开展应用性研究,致力于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和文化服务。

3)“综合性”。是指学校专业涵盖文、理、工、管、法、教、史、医、经等众多学科,学科相互交叉,文理渗透,有利于综合素质优良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4)“高教性”。是指学校要努力培育包容、民主、严谨、务实的大学文化,引领社会文明进步;倡导学术研究,崇尚学术自由,以浓厚的学术气息为底蕴,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建设一支学者型的师资队伍,提升学校竞争力。

校党委书记蒋承勇20034月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强调:“地方高校需跳出传统教育模式,眼睛向下,明确定位,服务地方,办出特色”。

台州市历任领导对我校的办学定位都赞赏有加,市委书记张鸿铭说:“你们坚持‘地方性、应用性、综合性、高教性’的办学定位,真正做到了服务地方,建设台州。”

三、在校地互动中不断完善专业布局

2002年开始开展的一系列的校地互动活动,使学校始终把握着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动态地把握了地方在人才数量、人才规格上的需求情况。根据地方的人才需求、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基础,从2002年开始学校拉开了专业布局的序幕,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为培育办学特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在校地互动中把握地方的产业结构

台州的产业结构。调研发现,台州的产业发展逐渐走向集群化,形成了十大支柱产业、五大主导行业、五大国家级工业基地和四大新兴行业。十大支柱产业:电力能源、医药化工、汽摩配件、家用电器、塑料模具、五金机械、水泵阀门、工艺美术、新兴材料和鞋帽服装。五大主导行业:汽摩及配件、医药化工、模具塑料、缝制设备、家用电器。五大国家级工业基地:化工原料药出口基地、模具企业基地、缝纫机出口基地、汽车摩托车配件基地和家用电器系列产品基地。四大新兴行业:原材料工业、船舶及配件、电子信息和电力设备。

台州的人才需求情况。从专业上看,与台州的“十大支柱产业”、“五大主导行业”相适应的专业人才需求极为旺盛。从人才总量上看,台州市“十五”与“十一五”期间人才需求总量很大。“十五”时期台州市需补充各类专业人才10多万人;“十一五”时期,各类专业人才的缺口总量在25万人左右。从规格和类型上看,用人单位急需一专多能、有很强适应性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学校紧密结合台州的产业状况,制定了《16877太阳集团20032005年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和《16877太阳集团“十一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在历年的专业申报中,学校都按照规划执行。

2、根据地方产业升级需求及时调整和完善专业布局

根据地方产业升级需求(升本后),学校确立了“做精师范、做强文理、做大工管”的专业建设基本原则,并在该原则的指导下,对原有专业结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专业布局逐步完善。经过几年的调整,学校的专业布局不断完善,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在专业层次上,本科专业快速拓展,专科专业逐步削减。本科专业由2002年的12个拓展到2007年的32个,专科专业则由31个削减到20个。

2)专业拓展紧密对接地方主导产业和优势行业。2002年我校只有3个工学类本科专业,到2007年增加到11个,占本科专业总数的34.4%;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应用型理工管类等本科专业20个,占本科专业总数的62.5%,这些应用型专业紧密对接台州的五大主导行业、五大国家级工业基地和四大新兴行业的人才需求。

3)综合性发展格局基本形成。2003年,我校本科专业仅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六大学科门类,近几年,增加了经济学和医学两大学科门类。2007年,我校的本科专业涵盖了除哲学、农学外的九大学科门类,基本形成综合性发展的专业布局。 

4)非师范专业大幅度增加。2002年,我校非师范本科专业只有6个,2007年达到了22个,占本科专业总数的68.8%,顺利实现由单一的师范院校向综合性本科院校转型。

5)形成了五大初具特色的专业群。紧紧围绕学校办学定位,积极培育与地方支柱产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本科专业,初步形成了五大紧密对接地方产业的本科专业群,即化工环保类(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电气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等专业)、机电建筑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材料科学类(材料化学、材料物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专业)、经贸管理类(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

6)重视文理等长线专业的内涵建设。积极拓展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英语等长线专业的非师范方向,注重专业内涵建设。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英语3个专业经过五年的建设,日前被评为浙江省重点专业,制药工程、材料物理、小学教育3个专业被评为浙江省第二批重点建设专业。

根据“十一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到2010年,我校本科专业总数将达38个左右,专科专业控制在12个左右,形成一个结构更加合理、发展更加协调,更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和造就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布局。

四、在校地互动中探索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途径

在校地互动过程中学校发现,具有多门知识和多种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市场中显示出极大的适应性和优越性,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相统一的目标。

1、在校地互动中坚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信心

1)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对用人单位需求的回应。

2002年学校的调研报告《台州市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调查报告》认为:“21世纪16877太阳集团人才培养必须走培养基础扎实、专业复合、适应面广、技能性强的复合型人才之路。”

2004年《临海医化基地、台州经济开发区考察报告》认为:“从考察的情况看,用人单位急需以下两种人才:一是应用型人才,要求操作能力强,经短期培训就能上岗;二是复合型人才,要求在专业或学科学习、技能掌握上具有复合型的特点,能适应多个岗位的工作。”

2005年在海正药业调研时,与会的企业人事总监指出:“目前,最为紧缺的是既懂工程,又懂车间管理,过英语六级的人才……企业希望高校提供的人才是专业知识+应用技能+其它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在台州市外经贸局调研时,与会的企业经理谈到:“外贸专业学生应该从基层做起,要懂得车间的业务,否则就仅仅是一个翻译。”

2)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人才国际化的重要举措。

我国加入WTO后,直接参与了国际分工和市场竞争,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顺应这一新形势,培养基础宽厚、适应性强、既了解本土信息又通晓国际规则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如在工程技术领域,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既懂技术、又善于工程管理,并具有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3)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高等教育兴起了以通识教育、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一种探索性的教育模式,后被人们称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深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人才培养过分强调专业性,与社会需求脱节较大,过细的专业教育已不能适应现代科技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市场中显示出极大的适应性和优越性。教育部在世纪之交多次调整专业目录,本科专业数由504种合并为现在的249个,并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选修、双学位、主辅修等多种教育形式,培养大批复合型人才。”

2在校地互动中探索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举措

学校主要在专业构建、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三个层面积极探索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

1)在专业构建中体现“复合”、体现“应用”

 “平台+模块”的专业复合模式。学校从2005级学生开始实施学分制教学改革,构建了“两个平台+多个模块”的专业复合模式。“第一平台”是公共基础平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计算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语文、体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等课程;“第二平台”是学科或专业基础平台,要求原则上按一级学科设置专业基础平台课,即学科相同,各专业之间按学科大类设置统一的基础课,以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夯实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多个模块”指各专业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即按模块设置专业课,学生通过选读不同的专业方向模块形成自己的专业方向,如制药工程专业设置了化学制药、天然药物、生化制药三个方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设置了模具和热加工两个方向的模块课程。

双专业制和主辅修制。《16877太阳集团实施学分制改革的原则意见》明确提出,“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将逐步实行第二专业和第二学位,完善主辅修制和重修制。”根据这一精神,学校制订了《16877太阳集团本科学生修读第二专业(辅修)管理办法(暂行)》,并下发了《关于公布汉语言文学等13个本科开设第二专业的通知》,同时组织力量制订了第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并汇编成册。

2)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复合”与“应用”

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最终要落实在课程上。学校在编制人才培养计划时,按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梳理原有的课程计划,理顺课程内在的逻辑关系,优化课程资源,系统调整课程结构,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复合” 、体现“应用”。具体操作上学校在以下几方面作了探索:

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模块化指将各学科知识分解成单个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按其内在的逻辑组合成相对独立的单元,然后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培养方向将相关的单元组合成模块,不同模块的有机结合构成课程体系。在这种课程体系中,通过单元或模块可实现教学的新陈代谢,通过调整模块的组合方式,可实现专业方向的调整,这就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提供了操作的思路。各专业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课程,一个专业至少设置2-3个专业方向的模块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层次和就业意向选读不同的模块课程,从而为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提供了课程知识结构的基础。如工商管理专业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设置了民营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2个模块课程;英语专业设置了教育、商务英语和翻译3个方向的模块课程;材料物理专业设置了功能材料和工程材料2个模块。据统计,全校32个本科专业有27个专业设置了模块课程,占84.4%

坚持文理渗透。学校在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时,坚持文理渗透,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职业岗位群适应能力。学校规定,文经管类学生需修读3学分的《高等数学》课程,理工医体类学生修读2学分的《大学语文》课程。学校在公共选修课中增设了社会科学类、管理类、环保类等课程,规定理工类学生至少选修1门人文社科类课程,文科类学生至少选修1门自然科学类课程。同时,在原有的计算机和英语实行分级教学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规范和探索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公共基础课的分级分类教学,本科专业的高等数学分为7类,专科专业高等数学分为4类;大学物理及实验分ABCD 4个类别。

设置地方课程。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岗位,学校开设了系列地方课程。在人才培养计划的指导性意见中,学校明确要求经管、医药化工、机械建筑等专业积极创造条件,构建与台州区域经济发展相衔接的地方特色课程。2007年学校在公共选修课程中增设了《台州民营经济》、《台州区域发展与地方产业集群》、《台州文化》、《天台山文化》、《台州基层民主政治》等课程,在建设经费等方面予以扶持,重点建设。其中《台州文化》、《台州区域发展与地方产业集群》两门课程已经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学生选课爆满。

强化实践教学。学校和二级学院重视实践教学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中的作用,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职业岗位群适应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把课程设计、课程实验、专业实习、工程实训、教学实践、生产实践、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安排各实践环节,形成系统化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列入培养计划的实践教学环节的累计学分,人文社科类专业不少于15%,理工医类专业不少于25%。从各培养计划修订的实际看,大都达到25%左右。

重视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学校重视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专门制订了工作条例,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指导、答辩、成绩评定等都作了规范要求,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过程管理。重视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或申报校立学生科研项目,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建立大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研究的制度,健全各类学科竞赛与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

设置课外学分。课外学分是对学生在第一课堂外实施的一系列创新和技能活动中取得的成果给予一定的学分。2006年学校颁布了《16877太阳集团学生课外学分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本科学生必须完成6个课外学分,并计入成绩档案。课外学分涵盖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包括才能、特长、爱好、学习基础和勤奋程度等,它使学生难以直接表现出来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标准量化显示,成为衡量学生综合能力与全面素质的重要标准。

3)在培养模式上探索“复合”与“应用”

“三明治”培养模式。学校在调研中发现用人单位不满意本科高校人才培养“重学科体系轻操作技能”,理论与实践脱节;也不满意职业技术学院“重操作技能轻理论基础”,毕业生后劲不足。针对这一情况,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等专业探索“三明治”培养模式,即“2+1+1、“3+0.5+0.5培养模式,工学交替,有厚有薄。学生先在校学习2-3年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第6或第7学期到企业进行适应性的顶岗实习,然后再回到学校完成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学校认为“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它与我校的办学定位非常吻合,更有利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指用人单位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利用双方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培养目标,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我校生物科学专业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探索本科层次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校企共育适合地方社会与经济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具体做法是:在第5学期举行招聘会,企业与学生经双向选择确定就业意向,学校、学生、企业三方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二级学院在第6学期按协议商定的专业方向课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在第4学年进入企业进行实践环节的锻炼,完成1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论文)。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授课方式上,学校鼓励开展以项目为载体的研究性教学、案例教学。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强调学以致用,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有些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始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利用课外时间,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认真完成选题、课题申报方案、问卷设计、实地调查、报告撰写等系列程序,几年来,学生的相关成果已汇编成系列调研报告。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积极探索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加大教考分离力度,凡考试课程都要建立高质量的试题(卷)库;稳步推行开卷、口试、讨论、论文、现场操作、调研等考核方式,引导学生在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加重视动手技能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4、在校地互动中构建新型师资队伍

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师资,为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构架与原有教师的转型。近年来,学校通过内培、外引、兼职等多种途径,建立了一支校内与校外、专职与兼职、理论与应用有机结合的师资队伍。

采取五种模式构建多元的师资结构。一是“兼职模式”。聘请校外专家讲授某一课程,与校内教师同等接受教学业绩考核。例如,经贸管理学院聘请台州市口岸办主任梁雄军主讲《民营经济研究》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二是“兼课模式”。聘请著名企业家和政府领导为兼课教师,定期或不定期来校讲授某些专题。例如,学校聘请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等讲授“台州产业发展”等专题,效果显著。三是“拼盘模式”。将某课程分解成若干专题,由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事业高管多人共同完成教学。例如,《营销策划》就由多位企业营销总监分章节(专题)讲授。四是“拜师模式”。聘请企业高工和中小学骨干教师为学生的实践指导教师,与学生结成长期的师徒关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专业技能进行手把手指导。五是“客座模式”。即聘请著名教授、高层次科研人员担任客座教授,来校讲学,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这些做法在省内同类高校中产生广泛影响,得到了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

着力加强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方面,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和“双百工程”,制订了《16877太阳集团在职获得博士学位激励办法》、《16877太阳集团实教授培养工程暂行规定》等近10项教师培养制度,鼓励教师攻读学位,晋升职称。大力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鼓励:师到有关高校兼任导师,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目前,我校有多名教师分别担任了四川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10多所高校的博士或硕士生导师。另一方面,学校鼓励青年教师分期、分批下企业挂职锻炼,或考取各级各类资格证书,提高实践指导能力。与此同时,学校从学校工科和应用文科专业较多的实际出发,争取政府人事部门的政策支持,优先引进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企业生产、研发和管理经验的人才为我校教师。

五、校地互动中明确特色培育方向,人才培养初显成效

升本六年多来,学校清醒地认识到办学特色的形成需要理念的创新、实践的探索、时间的积淀。六年中,学校始终坚持校地互动,以专业的布局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学校培育办学特色的努力方向。六的时间对特色的培育而言是短暂的,但坚定的信念,不断的探索,学校的办学特色已初显成效,并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1、教育观念迅速更新

通过大量的校地互动与教育思想大讨论,广大教职工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有了新的认识,教育思想观念与时俱进,从教理念得到切实转变。他们跳出习惯了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主动地深入社会,了解地方发展实际,开展地方性课题研究;主动下企业加强实践锻炼、寻求合作项目、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和产品研发等,以此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双师”素质,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教学、实习和实训。“落实办学定位、培育办学特色”逐步成为广大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共同的价值追求。

2、校地良性互动机制初步形成

学校以“创建与地方产业互动的样板高校”为目标,强化服务地方意识、提升服务地方水平;“走出去”、“请进来”、“搭平台”逐渐成为校地互动的有效机制。

2004年,我校与临海市政府签订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合作协议;“临海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在我校挂牌成立。当年,“台州市社会经济发展重大软科学研究项目论证会”专门选择在我校举办。

2005年,校党委书记蒋承勇亲自率队赴玉环、温岭等县市,与当地政府开展合作洽谈,并在多个领域达成合作意向。

20075月,临海市四套班子领导率政府相关部门和50多家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携项目来校进行合作洽谈,当场签订20多个项目的合作协议。

2007年,“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台州工作站”成功落户我校,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对接活动,推进平台与台州企业的交流和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同时,“中国民营经济创新国际论坛”、“台州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论坛”、“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论坛”等高层次论坛相继移师我校举行。省教育厅领导夸赞说:“由16877太阳集团承办高校对接地方产业论坛是最合适不过的。”

校地互动迅速扩大了学校在地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当地许多企业纷纷主动来学校,就实训基地、实验室共建、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开展人才培养、干部员工培训等、寻求与学校相关学院和部门的合作。

3、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多种模式的实施,实现了学校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使学生既掌握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良好,具有一专多能的品质。他们在毕业后能很快地适应工作要求,且具有较强的多岗位适应能力,“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发展潜力大,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和肯定。

我校机械、化工、经济管理等许多专业的毕业生往往供不应求,有些未毕业就被用人单位预订。在近年来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下,我校毕业生表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和潜在的发展优势,许多部门和单位组织的岗位招聘考试,我校学生屡屡取得佳绩。

教育学院2006届学生席婉冰,毕业时参加日航公司的招聘考试,在全国6000多名应聘者中,经过了7轮的笔试和面试,她最终脱颖而出成功被录用。

艺术学院2004届毕业生李谦红,就职于飞跃集团品牌管理中心从事广告设计,很快就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其一系列的产品外包装设计,得到集团领导的一致肯定。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多次称赞说:“素质高、多岗位适应能力突出、有创新精神,像这样的毕业生企业非常欢迎。”

2004届计算机专业学生孙占峰,毕业实习时来到开元大酒店,便以良好的专业素质挑起酒店网络管理重任。毕业后他如愿受聘于开元集团,不到两年时间就竞聘担任了公司的市场主管,成为公司最年轻的业务主管。开元酒店总经理郭建华说:“从孙占峰的成长可以看出,16877太阳集团的培养理念适应社会的需求,同时也表明校企合作空间广阔、前景广阔。”

艺术学院毕业生郑建胜(现名郑韩),2007年参加著名电视栏目“鲁豫有约”求职特别节目推出的电通广告公司资深美术指导职位的竞聘,在全国万余竞聘者中脱颖而出,并在最后与来自中央美院、中国传媒大学和清华大学等高校毕业生的对决中获胜。

学校同时o励学生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科技竞赛活动。2006年,我校参加省级以上各类学术科技竞赛和专业知识竞赛的学生达700多人次,获国家级特等奖1人,一等奖3人,二等奖9人,三等奖15人;获省级一等奖9人,二等奖20人,三等奖55人。物电学院学生继2005年在“索尼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夺冠后,又于2007年获第八届“广茂达杯”中国智能机器人竞赛银奖。2007年,我校申报的8项学生科研项目全部获得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立项资助,立项项目数量在同类高校中名列第一。

生命学院学生阳航,成功设计出可反复使用的环保型便携式筷子,并发动爱心“筷”递环保助学活动,将便携式筷子义卖所得的利润全部捐献给贫困山区用于爱心助学,得到众多媒体和社会热心人士的高度肯定,日前被评为“2007年度台州最具影响力青年”。

机建学院学生何晓珊等设计制作的“自动打包垃圾桶”、刘火明等设计制作的“纯机械式手推清扫车”分别荣获第四届浙江省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二、三等奖,引起地方企业的高度关注,并计划开发生产。

4、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我校升本以来切实加强校地互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实践和所取得的成效,受到省内外各大媒体的关注,也得到了有关专家和省教育厅领导的高度评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浙江日报》、《教育信息报》等,先后对我校近年来的办学实践进行了多方面的报道。

我校坚持校地互动,积极培养适需对路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探索,引起了省教育厅领导的重视,2007年浙江省高校校长书记读书会上,我校作了专题介绍;“中德论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会议上,我校以“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双向互动”为主题作了典型发言;“台州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论坛”、“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论坛”等大型论坛中,我校都应邀作了典型发言和经验介绍,这些发言和介绍均产生较好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