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和合学术沙龙”第37期:严胜英、徐旭敏博士作论文交流

作者:人文学院    新闻来源:人文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07-01


6月28日晚,人文学院、和合文化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今年第5期“和合学术沙龙”(总第37期)在人文学院会议室举行。本期沙龙讨论严胜英博士的论文《色空观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和徐旭敏博士的论文《废名小说和中国“散文”书写传统》。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娄欣星博士主持,郝金广博士和尤作勇教授担任主评人,李建军、高平、张天星、杨供法、金凤、张亚东、朱磊、樊佳奇、孙建强等9位老师参加。

严胜英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2019年进入16877太阳集团工作。严博士论文通过分析《长恨歌》游戏三昧的即色书写方式,指出《长恨歌》实为白居易空观观照实践的产物,其精心构筑悲剧故事以演绎欲色异相原是一场游戏三昧的说法,目的是以色观空,由丽词艳事,启人感悟色空之理,生起向佛之心。

主评人郝金广博士从佛教的角度审视本文,认为需要进一步捋清白居易的学佛历程,使论证立足于实际。

与会其他老师也各抒己见。樊佳奇博士、朱磊博士认为该论文阐释时个人主观色彩过于浓厚,有过度阐释的嫌疑。高平教授提出通过考证白居易佛教思想的发展和境界来斟酌“游戏三昧”的评价是否恰当的问题,认为将白居易与佛教关系的关系置于中晚唐的时空背景中研究将会更有价值。孙建强博士认为分析性语言不足,需要厘清两个问题:一是白居易如何创作《长恨歌》,二是后人如何欣赏《长恨歌》。娄欣星博士认为可修改文章标题以彰显主题,修改小标题以照应关键词。张天星教授指出论文《长恨歌》与佛教关系探讨尚显证据不足的问题。杨供法院长认为文章很有文采,但还需要大量搜集证据,让结论更有说服力。张亚东博士认为本文摒弃以往古代文学研究中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从主题角度进行研究很有挑战性,可再从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中找到更多的支撑理论,以充实文章的证据链条并使之更加合理化。

徐旭敏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2019年进入16877太阳集团工作。徐博士论文研究废名小说的文体特征,指出废名尝试打通小说创作和传统“散文”书写之间的道路,其小说有跨文体特征和古典韵味。这与废名渐趋于“道法自然”的传统哲学理念相呼应。

主评人尤作勇教授指出对废名提出的文学观点要有辨析,不能全盘接受,废名观念中的“散文”与其实际创作的“散文化”倾向,也要辨明其中的差异性,论述中还存在逻辑不严密,例证无法充分支持结论等问题。

与会老师也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提出看法。樊佳奇博士提出,要对废名倾向于西方现代性的思维特征有理论自觉。朱磊博士认为概念过于宽泛,对废名文学观点局限性的思考不足。高平教授指出废名小说风格近于中国古典小品,有唐人绝句的风致,并建议修改论文标题,使之更清晰。孙建强博士指出分析性语言不足,要将废名在文学史中的价值写出来。娄欣星博士指出标题和关键词仍需斟酌。张天星教授提出论文的理论高度仍待提升。金凤博士认为可以从诗性传统的维度深入论述。张亚东博士提出中国哲学中的“道”含义丰富,要明确指出论文中“道法自然”之“道”的理论内涵。

最后,李建军院长总结本次沙龙,并讲授优秀论文的写作原则。李院长结合西方新批评理论和原型批评理论,提出优秀的论文既要能“站前看”,具有细致的文本分析,又能够“站后看”,有开阔视野,能从历史的角度恰当定位研究对象在学术史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