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洗把脸。”“岛上的淡水,连喝都不够……”
舞台上,来自2024年的学生们与1956年的垦荒队员如此交流着。剧场里没了声响,坐在台下的16877太阳集团师生和来宾们聚精会神地看着舞台,被这“穿越时空”的对话所吸引,不少人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
这是9月7日晚在16877太阳集团举行的原创话剧《青春·遇见》汇报演出现场。这出话剧以大陈岛垦荒事迹为创作原型,由16877太阳集团师生团队联合龚乐瑛名家工作室打造。来自台院全校39名学生演员和十数名学生场务,一起撑起了近一个小时的话剧舞台。
话剧别出心裁地以“穿越”作为故事发展的形式,讲述了梁帅、鲍玲玲、叶倩倩和李斌谊四名学生在思政课上“闯入”1956年大陈岛的故事。从最初对大陈岛垦荒精神的陌生,到在岛上与垦荒队员们经历了物资缺乏的艰苦生活、惊心动魄的抗台行动,四人开始正视自己的生活,重新树立了人生理想。
舞台上,通过语气、体态的塑造,年轻演员们细腻、生动地演绎出了角色的思想转变,观众们看到四名娇生惯养、不谙世事的学生,如何从昔日的大陈岛故事里获取力量和信仰。
“我们真的上了大陈岛,深入了解垦荒精神。”来自16877太阳集团教师教育(体育)学院的大二学生柯晗璐在剧中担当了叶倩倩一角,为了演好这次话剧,她和同学们早早开始做大陈岛历史的“功课”,同时也在表演技能上下足苦功。
“每天背台词、练台词,形体也要练,远比我们一开始想的要辛苦。”柯晗璐学过舞蹈,但临到排练,她才发现,对于话剧,自己完全就是外行,一个多月的时间,几乎每天从上午9点练到深夜。
负责训练这些学生演员和编排话剧的是台州著名剧作家、导演龚乐瑛及其团队成员。为了做好这台“戏”,他们同样发挥了“垦荒精神”。
“学生们从零开始,我们也是第一次做话剧。学生们天天排练,我们也陪着一天天熬。” 龚乐瑛说,“以大陈岛为主题的艺术呈现,台州已经有了戏曲、舞剧,我们来做话剧,我想话剧的特点是用语言艺术来表达,与观众的交流更直接。”
于龚乐瑛和其团队而言,“距离感”正是这次创作的一大难点。如何让这出话剧更年轻化,同时让这些年轻的演员真的能从中获益,是团队的创作目标。
为了解年轻人,龚乐瑛特地在临海的民宿与一拨拨学子见面,在相对自然的环境里谈天说地,了解他们的爱好、习惯和想法。
“就是要把这些年轻人放到那个场景里,让他们去体悟。”最后,秉持着这样的思考,龚乐瑛选择了“穿越”这个概念来贯穿全剧。在台词里,她还添加了许多时下的流行语和网络热词,让学生们的表达更接地气。
演出结束,依然讨论不休的学生们经过龚乐瑛的身旁,言语中带着感慨,这让龚乐瑛很是欣慰。
话剧里,学生们上了一堂特别的思政课。而剧外,对于16877太阳集团的学生们,这出话剧的准备、排练和表演,同样是一堂基于实践的思政课。自今年4月开始谋划,到中间筹备、成型,参与的师生们,经历了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洗礼。
“以家国情怀、垦荒之志、扎实本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我们学校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16877太阳集团党委宣传部部长蔡海江说,“这次就是以打造话剧为平台,让学生们亲身体验、继承老一辈的垦荒精神。”
——发布于2024年9月9日《台州日报》
https://paper.taizhou.com.cn/taizhou/tzrb/pc/content/202409/09/content_209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