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充分发挥旅游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独特作用

作者:崔凤军、董雪旺    新闻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2-0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意。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将人类生活分为“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梁漱溟将人类生活分为三类: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分别对应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与美国人普遍意义上的精神生活是指宗教生活所不同的是,中国人讲的精神生活多是指文化消费活动和情感感受状态。精神生活来自精神需要,它不是出于自我生存、以功利性为目的的需要,而是包括怡情、求知、道德、审美乃至价值追求的需要,其核心要旨是避免虚度生命的闲暇时光。所谓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活富裕基础上并与之相匹配的美好精神生活的高阶样态,是社会精神生产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客观活动与主观体验的统一,是精神产品极大丰富和精神境界极大提升同时实现的现实状态。

旅游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其内在的逻辑。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体验,既包含“旅”(人的流动),更体现“游”(带有愉悦性质的游)。在新时代,旅游者已不止于追求愉悦,更注重满足精神需求和情感需要。衡量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不能光看经济效益,还要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产品。这表明,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更应超越经济形态,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还原其公益属性。由于旅游活动涉及多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因旅游活动而产生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也越来越突出。旅游作为一种以消遣审美为主的愉悦体验活动,行为的多样化带来功能的多维度。科学研究表明,旅游不仅表现出经济、社交、生理、审美、社会功能,现代旅游的新进展展现出了文化、认知、德育、再生产等功能,具有综合性、大众性、持续性特质。无论从精神生产、消费、传播、价值创造的视角,还是从疫情期间因为人的流动受到抑制导致抑郁倾向显著增加的情况看,旅游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旅游活动有利于塑造公民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精神富有之魂,是评价国家、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引领人们实现精神自觉、自为的主观状态。旅游活动对于旅游者个体而言,不仅有生理和心理价值,还具有深层次的个体内在价值。对于人类社会而言,马克思把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人类发展的最终目标。人类社会的总体自由由不同性质的专项自由构成,旅游活动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是实现各类专项自由的有效途径,与人们的幸福指数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密切相关。旅游地通过宣传教育和叙述历史,让游客积极主动地参与并沉浸其中,从而实现价值认同,强化对政治教育理论的现实感,在认识艰苦历史的基础上珍惜当下幸福生活、实现价值观升华,在参观游览中找到个人努力的航标。

——旅游活动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好奇心是人类的本能,它引导我们去主动认识、探究未知事物,积累自己的直接经验。这就产生了认识世界的需要。中华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读书结合在一起,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体现了旅游的教育价值,研学旅行在提升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地方认同等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实践检验。在现代社会,伴随着人类知识量的激增,感性经验已经不再是人们学习的内容主体。但对理性的过度追求事实上制约了人们感知能力的提高,导致人类发自内心的对感性认知的“呼唤”越来越强烈。旅游活动能增强人的应变能力。“空间转移”是迁徙和旅行拥有的共同外部特征,而迁徙是一种“被动行为”,旅行则是“自主行为”,具有明确的探索异地的主观动机。经常地、主动地参与旅游活动可以使人们拥有更强大的应变能力,有利于保存和延续人类自身的生命本能。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非惯常环境下的异域文化,为旅游者带来的是不同于居住环境下的文化符号系统,满足了旅游者的“求异”心理,也决定了旅游具有天然的跨文化交流属性,而文化交流必然成为旅游体验的内在属性。因此,旅游作为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具有非常广泛的跨文化交流价值,参加旅游活动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

——旅游活动有利于调适人的心理素养。旅游资源作为一种可开发利用的吸引物资源,包含着创富价值、科考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等;旅游休闲活动基于人的愉悦感追求,能够帮助人们开阔视野、愉悦身心、感受自然社会风情之美,具有注意力修复价值等。旅游能够为现代人提供一个暂时的心灵避难所,逃避现代性对人的异化。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只有当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得到满足以后,才会产生认知、审美的高级心理需要,而认知、审美又和文化紧密相连。进入新时代,社会分工愈发精细,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更加强烈,对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的需求更加迫切。旅游作为一种回应人类休闲本性的生存方式,与体育锻炼一样,都是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旅游是个体完善人性的一种恰当方式;对人类群体而言,旅游可部分解决人类心理进化与文明进化失调的矛盾。同时,旅游是人们增强亲近感的最好方式之一。如果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解读旅游活动的动机,它可以覆盖从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到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进化心理学原理分析,旅游动机则主要集中于两点:与他人包括家庭成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的社交需求,与未知世界对话、体验和获取知识积累的精神需求。钱钟书说,旅行最适合得出一个人的品行,最考验人。可以说,一个人对待旅行的态度,其实就是他生活的态度。

——旅游活动有利于提升公民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当今社会,旅游不仅有娱乐性、康体性、社交性等基本属性,更逐渐凸显出其满足人类高级精神需要和成长的属性,而融入了文化元素的旅游承载着文化育人的使命,体现了旅游的精神文化属性。这种属性越来越能够推动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并获得极大的精神和物质价值。旅游的发展有助于历史遗产的保存、传播和传承,有助于传统文化、民间智慧、文化基因多样性的保护。文化属性是促成旅游最大价值实现的关键内核。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灵魂得到净化。旅游活动可以让人们发现自然之美、文化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事实上,自然的审美与旅游活动紧密交织,传统美学本身正在从艺术审美走向自然审美,在旅游过程中达成对现实世界的旅游审美愉悦,虽然不同于艺术审美体验,却在旅游世界中通过视听感官产生心理享受,成就了旅游的观赏功能和审美价值。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经历审美观察、审美体验、审美认知和审美评价等不同阶段,但无论在哪一个环节,都需要突破原有的框架,要有新素材、新环境、新知识的滋养。“熟悉的环境无风景”。通过旅途中的观察、欣赏、体悟、交流,旅行者可以获得在原住地可能因为熟视无睹而很难发现的资源,有效提升自己的审美视野、审美品位和审美知识。

旅游为民,要充分发挥旅游在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的独特作用。旅游业的兴起,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旅游成为衡量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指标。提供更多优质旅游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旅游权利,是政府、社会和市场主体的重要责任。旅游位列“五大幸福产业”之首,不能把旅游仅仅局限为一种简单的消费行为或者社会化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产业,需要全面认识旅游业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的独特价值,以文化育人的大视野、精神共富的大场景重新对其进行定位。要坚持以人为本、主客共享,从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设计旅游活动、提高服务质量。要坚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导向,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旅游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秉持历史责任感,彰显旅游的文化价值,促进群众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精神富有。

——发布于2022年12月6日《中国旅游报》

http://www.ctnews.com.cn/paper/content/202212/06/content_76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