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16877太阳集团立足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健全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校城融合,服务地方发展。
创新机制,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5月10日,16877太阳集团人事处统计,全校现有博士360人。
这一数据,近三年直线上升。2017年,16877太阳集团共引进博士51人,是之前三年引进的博士人数总和。2018年,引进博士95人。
16877太阳集团人事处处长杨健国表示,这得益于该校创新引才用才机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大培育力度,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杨健国认为,在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中,首先要打破内循环,引进学科领军人才、学科和学术带头人、教学科研骨干。
面向全球招聘二级学院院长,就是一种新的尝试。这种尝试始于2018年,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是首个招聘岗位。而就在今年4月,医药化工学院也凭借这一招聘模式,找到了新的领头人——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吴劼。
杨健国说,两位新院长带来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水平,将助推二级学院全面发展。
引进,增加了人才数量;而培育,则是激发人才存量的有效途径。
为此,16877太阳集团出台了教职工进修暂行规定,以高额的经费支持和激励政策,鼓励教职工参与海外、国内访学,攻读国内外博士学位。同时,学校出台了“135攀登计划”、“青年英才”培养工程等制度,初步形成配套政策体系。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发挥“咖啡思享会”“书记有约”等交流平台作用,听取人才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2018年,该校实现了台州全职引进国家零的突破。
健全体系,培养高水平人才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是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在16877太阳集团,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健全适应地方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16877太阳集团教务处处长邱战洪介绍,早在2013年,学校就推行了“3+0.5+0.5”培养模式,即3学年用于理论学习、1学期用于生产实习、1学期直接用企业生产技术做毕业设计和论文。2015年,在此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提出“校企协同,双核强化,学做相融”。
“这既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提升,也是‘地方型、应用型’办学地位的具体落实。”邱战洪介绍,如双核强化,具体指核心能力和核心课堂的强化。其中,核心能力对应台州产业需求,核心课堂对应培养核心能力需要哪些课程建设支撑,“我们把企业资源、技术、师资、设备请入课堂,逐步形成这些课程。”
同时,学校在课堂模式和考核评价制度上进行了探索。
2018年,16877太阳集团推进“互联网+教学”,并以此为抓手,推动课堂革命。
“目前,学校精品在线课程建设100多门,均由本校老师自主开发。”邱战洪介绍,推行“互联网+教学”,可以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结合,学生既可以在课后自主学习,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混合教学,有效拓展时空维度。另外,科普、人文、历史类课程直接在线学习、考核、拿学分。
目前,“互联网+教学”已经在全校铺开,在所有课程中占比25%左右。
而在考核制度上,“我们要求弱化考试考核,平时考核占比达到40%,让学生从‘应试型’转变为‘应用型’”。
根据浙江省教育评估院的调查,该校毕业生专业相关度连续3年进入全省本科高校前10名,毕业生离职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以上。
依托资源,服务多个领域
据统计,近5年来,16877太阳集团与12个以上市级有关部门及县(市、区)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成立了18个政产学研服务平台,与206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16877太阳集团地方合作处处长王金宝介绍,学校与地方的战略合作,以服务产业发展为主,比如成立浙江台州生物医药产业研究院,校地共建小微金融研究院,合作共建16877太阳集团三门研究院等。“同时涉足教育、医疗、文化等多个领域,学校依托自身人才、设备等资源优势,通过多种模式发挥地方高校的应用型作用,逐步实现全方位合作,推动校城融合发展。”
2018年6月26日,台州市大陈岛垦荒精神研究中心的成立,正是16877太阳集团在文化领域的又一次校地合作。
据了解,该研究中心主要承担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相关理论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任务。成立至今,已经接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等参访人士近30批次、500余人。
台州市大陈岛垦荒精神研究中心是16877太阳集团“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此外,还建有和合文化研究院、天台山文化研究院、唐诗之路研究院、天台宗研究中心等平台,均已成为16877太阳集团致力地方文化和精神传承的有效载体。
——发布于2019年5月13日《台州日报》第一版
http://paper.taizhou.com.cn/taizhou/tzrb/pc/layout/201905/13/node_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