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乐红是16877太阳集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老师。她的执教生涯可以追溯到1991年,主要从事伦理学、德育教学和研究。2001年,她与丈夫耿继祥从齐齐哈尔一起来到16877太阳集团,在临海定居至今。
她有一篇关于劳动教育的论文,其中有句话“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在26年的执教生涯中,晁乐红在不同的阶段,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呢?
2013年,晁乐红晋升教授,工作重心有所调整,“2013年前,事业重心更多放在科研上,2013年后,更多倾向在教学上,包括今年,结合自身研究方向中西伦理思想比较,我前期准备了两年,在马克思学院开设了一门新课程。”
晁乐红坦言,当年来16877太阳集团工作,为了更好的工作机遇。“改革开放后,沿海经济发展迅速,相对内陆的保守,在南方高校,老师能得到更多科研机会;在教学方面也有更多自主权。”她说。
2004年,晁乐红考取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专业博士。读博期间,她一直潜心学术。每次假日回台州,都带上十几斤重的书。原版外文书籍看不懂,就拿字典逐词查阅。
晁乐红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只有在讲台上,才能最大化地实现个人价值。
对于思政理论课,绝多数人的印象是内容枯燥,脱离实际。而事实上,晁乐红是16877太阳集团公认的高人气思政授课老师。
采访当天上午,晁乐红正在上公共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她将班级同学分为两组,组织了一场辩论赛。围绕“一位高官犯了重婚罪,大学生女儿是否应该向纪委告发?”这一话题,双方展开了激辩。
这个话题的出处是一则社会新闻。平日里,晁乐红关注收集社会素材作为教学案例,把知识点融入每一个案例,既吸引学生的兴趣,又少了说教的痕迹。“传统的思政教育,脱离生活实际。如果只是照着教学大纲照本宣科,又怎么会起到教育效果呢?”
除了课堂教学,近年来,晁乐红经常受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邀请,开展国学、伦理学等方面的讲座,“将象牙塔里的学问成功地传播到大众之中,通过服务社会,为我的第二故乡台州做一点贡献,这使我感到幸福。”
而在多次公益讲座中,晁乐红传递出这样的心声,在转型时代,拜金主义现象不能忽视。“我们不需要过度追求功名利禄,但要有良心、有爱好、有追求。”她也呼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道德、知识等软实力起着关键作用,需要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年轻一代人的价值观,很容易受到长辈们的影响。”
(载于2017年5月9日《台州日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