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刚刚揭晓结果的2020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上,嘉院学子继2019年首次参赛后,凭借过硬的综合实力,取得了历史上的好成绩——拿下了获奖率仅为2%的Finalist(特等奖提名)。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由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主办,是仅有的国际性数学建模竞赛,也是世界范围内极具影响力的数学建模竞赛,赛题内容涉及经济、管理、环境、资源、生态、医学、安全、未来科技等众多领域,所检验的不仅是参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更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此次获奖正是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升的又一佐证。
应用型办学是学校百余年来的办学传统。长期以来,学校充分发挥与行业企业联系紧密的传统优势、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优势,“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专业、行业、企业”三业贯通,协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已形成显著优势。
学科专业建在产业上
近年来,学校瞄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把服务地方作为切入点,围绕浙江省“八大万亿”产业和嘉兴市“八大千亿”产业,统筹规划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服务嘉兴市“八大千亿”产业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数字经济产业,重组构建学校“八大学科专业群”,加强学科专业产业一体化建设,形成专业群对接产业群、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发展格局。
根据嘉兴市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学校不断深化学科交叉融合,一方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大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通过加强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与用人单位合作育人,突出学生工程意识与专业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另一方面,加强新专业的师资队伍和实验教学硬件设施建设,满足教学需求。
基于嘉兴地区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纺织传统支柱产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学校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纺织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轻化工程等4个专业组成新材料专业群,并依托“浙江省纱线材料成型与复合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这一省重点实验室,建立与新凤鸣集团、海宁家纺协会、德国汤普勒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机构深度合作关系,开设高分子材料优纤班、纺织工程卓越工程师实验班、汤普勒皮革实验班等,通过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以产业链打造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在人才培养方案、师资培训、课程教学、实践体系、创新创业、管理机制等方面开展创新与实践,形成了校企深度融合、产教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近几年,学校先后获得“中国纺织行业人才建设示范院校”“全国纺织行业人才培养示范单位”“中国皮革行业杰出单位”“浙江省皮革行业改革开放四十年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产教政企融进平台里
学校深度对接嘉兴市区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求,与市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企业、医院、院所等共建特色学院、企业学院和产业学院,搭建了一批“政产学研用”一体的育人平台和科研创新载体,实现校地共赢、协同发展。
自2016年学校入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以来,针对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和区域产业链对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依托创新基地,建立和完善保障、培养、管理“三协同”育人新模式,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3个专业组成信息技术专业群,校企协同在培养方案、师资培训、课程教学、实践体系、创新创业、管理机制等方面开展创新与实践,探索出一条以行业链、产业链带动为主的交互式螺旋发展之路。2019年6月,创新基地获“十三五”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学校围绕嘉兴及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际,重点加强与嘉兴市科技城、嘉兴市智慧产业创新园、嘉兴市秀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等科技园区的合作,共同建立了22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019年12月,学校与智慧产业创新园共建的工程教育中心,被列为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充分利用地域产业优势,将现有的服装设计与工程、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设计等5个应用型本科专业,与 40余家企业合作组建“时尚产业创新设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该基地已获得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浙江省特色专业、浙江省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平台成果。以基地为重要支撑的成果“产教深度融合的艺术设计类应用型跨界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创新创业构于体系内
学校于2013年在全省高校中率先成立创业教育中心,2015年设立创业学院。多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整合校内外多方优势资源,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校地校企协同育人,加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载体创新,着力在“顶层设计、师资建设、课程改革、实践实训、服务优化、氛围营造”方面下功夫,构建起以1个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别研究基地、1个中外合作研究院、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中心、1个省级创新服务平台、3个产业创新联盟和6个嘉兴市级重点实验室为主要框架的公共技术服务、新产品开发和成果产业化的创新载体,并努力打造“入门·激发—专业·深度—行动·实践”递进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现了创新创业意识培育与知识普及的全覆盖。
学校面向学生免费开放1个国家级别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室等。校内建有2100平方米的校级大学生创业实践园、共计800平方米的13个院级“育成创客空间”,形成了“校院两级、一院一策”创新创业实践体系;校外与嘉兴市秀州国家高新区共建了2万平方米的嘉兴学院大学科技园、3380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及60个校外实践基地,逐步形成了“创客分享+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
2016年2月,嘉兴学院大学生创业实践园被认定为嘉兴市首批市级众创空间,2016年12月被认定为嘉兴市市级科技孵化器,2017年9月获批2017年度省级众创空间(浙江省科学技术部门),2017年12月获批国家科技部门火炬中心认定的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学校成为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培训基地,2018年5月获批“浙江省示范性创业学院”。
教改课改贯入培养中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依托嘉兴市产业集群,重点推进“人才培养创新联盟”模式改革,实施“专业改造质量提升工程”,试点设立人才培养特区,探索应用型建设新模式。同时,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学改革,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进行综合改革,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2016年8月,在中国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学校被确立为全国本科院校“互联网+”会计教学改革首席试点单位。学校根据行业企业对经管人才的集成需求,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长效机制,与中国会计学会深度合作,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指引下,将线上传授知识与线下培养能力相结合,深入探索教学资源从“小作坊”迈向“大生产”互动开发与利用的新模式,多元协同,汇聚育人合力。迄今已有21个班级700多名学生从中受益,2019年该教改项目被评为浙江省高校教育信息化优秀案例,教学改革成效已辐射至郑州财经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江西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20余所高校。
此外,学校还搭建了“课程实验+专业综合实验+社会实践+专业学习+学科竞赛+毕业论文”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开设了中铝会计班、中金会计班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验班,全面承接有色金属行业会计培训,并为行业培养定向毕业生,形成了“项目化”与“双导师制”相结合的订单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未来,学校将继续对接国家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浙江省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区域地方主导产业发展、嘉兴市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化品质的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以及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等重大战略需求,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强化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打造一流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逐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创新服务机制,推进协同创新,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努力探索、勇于实践,走出一条有嘉兴学院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